清華電機系學會長何宇恆 在電機系找到熱情與可能 給每一位還在思考是否走向電機的你,她想說: 「來啊!」
清華電機系會長何宇恆
在電機系找到熱情與可能 給每一位還在思考是否走向電機的你和妳,她想說:
「來啊!」
打破慣例,挑戰印象——清華電機近來迎來少見的女系學會長。何宇恆,來自北一女的她,不只熱愛電機,更樂於跨界、帶人、說故事,讓工程這條路變得不一樣。
何宇恆現在是清華電機三年級學生,她不只功課優秀,還超愛交朋友,能寫程式,也能帶著大家辦活動,做專題。大學三年,她參與校內外活動無數,暑假甚至飛到她夢想多年的 Stanford 上課。她說:「在清華電機,我看見自己可以很不一樣。」
↑身為電機系學會會長,何宇恆極有可能是清華電機系「近年來的第一個女會長」,擔任過系上許多重要活動的總召職位。
「我喜歡軟體,也想懂硬體」——她為什麼選清華電機?
何宇恆對於電資領域的志向確立甚早。高三填志願時,何宇恆一口氣填了台大、清華、陽明交大等頂尖電資系,最後選擇了清華電機甲組。除了成功通過甄試,她說自己其實早就有個小小的心願:「我家在台北,想離開熟悉的環境,到外地過更獨立的生活。」清華在新竹,離家不遠卻也能獨立生活,對她來說剛剛好。
此外,她也特別欣賞清華大學科系的多樣性與大學的校園環境。「這裡不只強調工程,還有教育、藝術、社會科學,可以跨系選修,對我這種想多方嘗試的人來說很棒!」她笑說,爸爸是軟體工程師,從高中時就會放電路學、電子學的 YouTube 給她看,耳濡目染下,她也慢慢愛上這個領域,決定報考電機系。她還記得,高中來清華參加甄試時,第一次踏入校園便被眼前的綠意與開闊所吸引,「那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學樣子。」進入清華三年後,她依然深深喜愛這片充滿生機的校園環境,覺得每天都像在自然中生活與學習。
電機系的日常?「熬夜? 要算數學,也要很細心」
身為電機系的學生,何宇恆坦言課業壓力是必然的,尤其大一的邏輯設計實驗課程曾讓她熬夜。但隨著年級增長,時間管理有所改善,生活品質也隨之提升。談到念電機系最需要的能力,她認為數學能力是首位。她指出電機系許多課程,「真的都在算數學」,對數學的要求甚至比資工系還重。其次,學習新工具軟體的能力也很重要。而「細心」則是工程領域不可或缺的特質。
在課業之外,她目前的專題研究方向是深度學習(Deep Learning),屬於AI領域。印象最深的課程除了奠定基礎的數學課,還有需要大量實作的VLSI。何宇恆分享了一段難忘的實作經驗,「我那時去系計中電腦教室待了22個小時,連續沒有睡覺」,「沒睡,瘋狂 debug,但很有成就感!」
暑假圓夢史丹佛:發現自己真正喜歡什麼
「我從小就夢想去 Stanford,終於靠著清華電機的暑期海外名校獎學金實現了!」
在史丹佛的八週課程中,與來自世界各地、背景各異的同學交流,讓她有了深刻的反思。「我發現,自己其實不是因為產業趨勢才選電機,而是因為我真的喜歡寫程式。當初只是希望多懂一點硬體,讓自己未來更有發展空間。」這趟經歷促使她回國後決定輔系資工,強化自己的軟體能力,並且發現電機系跨域輔系資工相當容易,在堅強的基礎下可以適性發展。
她特別提到,Stanford 的同學不僅能力頂尖,更樂於協助他人、願意給出正向肯定,「這讓我更確定想去美國,尤其是 Stanford 念研究所,也讓我更喜歡自己在學的東西了!」
她也感謝清華電機提供這個難得的機會。她說,系上的國際交流獎學金是幫助學生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,「若沒有這筆補助,我很可能無法完成這趟圓夢之旅。」她由衷感激系友學長姐們慷慨相助,「是他們攜手提供資源,讓我們有機會勇敢探索世界。」
↑何宇恆與清華電機甲乙組同學透過清華電機的暑期交流獎學金,她前往 Stanford 修課、參訪 Google 系友、走進美國企業,一圓多年的夢。「不只看見世界,我也更確定自己的方向與熱情。」
打破刻板印象:系學會長眼中的電機系女生
「掛著電機會長頭銜,真的蠻帥的!」
對於猶豫是否報考電機系的高中女生,何宇恆的建議直接而有力:「來啊!」
身為電機系學會會長,何宇恆極有可能是清華電機系「很久以來的第一個女會長」。根據系辦公室及資深老師的了解,近5年來似乎沒有女性擔任過系學會長。這讓她的身份更具代表性,她自己也笑稱掛上「電機」頭銜的學生幹部感覺「很帥!」
在擔任會長期間,她對於系上的女性同學有了更深入的觀察。何宇恆表示,近幾屆電機系的女生,「成績和整體表現反而更全面、更亮眼。」她指出,系上許多重要活動的總召職位,例如電機之夜,近幾年「這三年下來都是都是女生」,今年連新創營的總召也由女生擔任。即使女生人數較少,但她觀察到「擔任系上幹部或總召的比例應該不輸男生」。此外,電機系女生「拿卷」(成績優異)的很多,而且她覺得她們「參與系上公共事務的積極度可能比男生更高」,但不論性別,男生同學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非常專注與優異,透過彼此協調與溝通,系上男生女生合作氣氛互動很好;她說,女生不只能學電機,還能把公共事務、創意活動都做好,她認為,電機系女生的發展「好像又更全面一點」。
作為系學會長,何宇恆坦言,一開始壓力很大,尤其要找幹部真的不容易,「大三大家都超忙啊~」處理活動的突發狀況也是一大考驗,她回憶系烤遇到連續下雨的挑戰時,「我那時整個人很焦慮,準備了四個雨備方案!」。所幸活動當天雨停,「我真的好感動,最後沒用到雨備,就是真的有順利把它辦完」,順利完成活動讓她非常有成就感,尤其最大的收穫則是成功組成團隊,並拉到電資班的同學和朋友一起幫忙,電機系和電資班合作無間的感覺很棒!
↑清華電機女會長何宇恆(第一排右四)表示,電機系男女比例逐漸平衡,彼此合作氣氛自然良好,也讓同學們在互動中理解彼此差異,學會尊重與溝通。
學業之外的探索:清華青年大使與校園秘境
別以為她只有唸書和做報告!何宇恆也是清大「青年大使」,大二就開始帶外賓導覽校園。她說最喜歡遇到外國朋友,「他們想法超酷,也很敢嘗試。」她也愛探險,熱衷於探索清華校園的歷史故事與「神奇的小地方」,像是校長會客室看到裡面收藏的庚子賠款條約真品,直呼「超級酷的!」;也曾有機會進入校內的原子爐參觀。她喜歡將校園導覽時帶外賓到圖書館三樓的球型電影區、發呆區,認為這是平常不容易接觸到的特別空間。
她覺得,清華最特別的是「人」——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,都很有很酷的 vision,很願意帶學生看見未來的可能。
給學弟妹的心理準備:探索自我,勇敢前行
給未來想報考電機系的學弟妹,何宇恆送上一個「心理準備包」。
「多多探索,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,不要只是跟風學長姐,或覺得電機『比較有出路』就來。你要選你真的會喜歡的。」她說,走自己的路可能會有點孤單、走得慢,但你會收穫最多。
她也鼓勵大家不要害怕參加活動,「你以為會沒時間,但其實參與活動能讓你效率更好。比起滑手機,做有意義的事反而更放鬆!」
最後她笑說:「報告作業一定寫得完,真的~船到橋頭自然直啦!」
從「電機女生」到「跨域領航者」
從「電機女生」到「跨域領航者」,何宇恆在清華電機找到的不只是專業,更是一種視野與行動力。對許多還在觀望工程領域的女生來說,她是一個真實又充滿靈魂的榜樣——活得自由、自信,也勇於走自己的路。
她的故事讓人看見,清華電機不只是訓練技術人才,更是一個可以探索自我、連結世界的平台。在這裡,學生不只能深耕專業,更有機會跨足公共事務、踏上國際舞台,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與方向。
🌟 如果你也想在未來的某一天,寫下屬於自己的跨域故事,清華電機歡迎你的加入。
在這裡,每一種可能,都能被點燃。
↑雨停的那一刻,何宇恆(第一排左二)差點感動落淚——和夥伴一起辦成活動,是她最難忘的電機回憶。
↑在 Stanford 進修、和清華電機同學一起走進矽谷企業、與 Google 系友交流——她說:「謝謝清華電機和系友們,讓我們有機會勇敢探索世界。」